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陈晔
11天后,四年一度的卡塔尔世界杯将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。作为首次在冬季举办、号称史上最“壕”的本届世界杯,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,又将掀起全民看球的热潮。
和往届一样,各家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四年一度的营销“出圈”机会。记者注意到,杭城各家银行的营业厅里,这段时间已经热闹起来。
银行会从哪些方面借势世界杯赚足眼球?通过推出世界杯专属营销产品和活动,除了热闹,银行又能得到什么?
世界杯授权商品、主题信用卡、线上活动
营销形式丰富多彩
前不久,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举办了2022年FIFA世界杯授权商品发布会,会上发布了“胜利荣耀”系列产品。其中,幸运金球由32枚官方授权炫彩纪念章拼结而成,上面的内容是历届世界杯的经典元素大全,包括世界杯官方标识、会徽、足球经典动作等。

此外,“姐妹款”幸运粉球也闪闪惹人爱;还有粉色胜利杯,寓意为荣耀和胜利干杯;“可以带回家的”大力神杯银章挂画,通过高浮雕的精湛工艺,呈现大力神杯的精致璀璨与立体质感;更有“球”福、“球”财等多种为贺岁定制的组合套装依次亮相,不仅选品新颖,寓意也很美好。

在网络平台,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也在推荐世界杯幸运金球和粉球。
除了贵金属销售,信用卡销售也是银行世界杯营销的主要内容。比如今年7月,中信银行和万事达就合作推出梅西颜卡信用卡。中信银行梅西卡的福利相当诱人:2022年12月31日前申请此卡并消费前三的用户可获得1件梅西亲笔签名球衣;新户1积分可抢购一件梅西正版T恤。

不过和上一届世界杯比,本届世界杯的信用卡营销并不热闹,2018俄罗斯世界杯期间,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信银行、交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光大银行等数家国内银行推出了世界杯主题信用卡。
还有一些银行围绕世界杯推出线上活动。记者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获悉,该行将于11月25日前,在手机银行上线运动馆并组织4轮颠球小游戏。用户可通过消耗鸡蛋来参与游戏并获得积分,每轮排行榜排名靠前的用户可瓜分指定大奖。
往届世界杯,各大银行还会推出竞猜抽奖、送红包、送世界杯周边等活动,通过在线上和用户互动,一起分享世界杯带来的激情和欢乐,吸引流量与关注,随着卡塔尔世界杯的临近,这些活动也正在酝酿之中。
“金融+体育”跨界由来已久
银行花式蹭热度背后的考量
金融和体育之间的渊缘由来已久。
我国第一张银行卡发行于1985年,3年后,第一张体育题材银行卡发行,当时中国银行作为VISA的会员银行,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之际,发行了一套奥运国际卡,这是国内发行的第一张带奥运五环标志的信用卡。
此外,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是万事达与国际足联合作的第一年,作为万事达的会员银行之一,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发行了带有世界杯标志的万事达信用卡。该卡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张世界杯主题银行卡。
今年2月,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。中国银行作为唯一的官方银行合作伙伴,发行了8款冬奥冰雪主题系列银行卡,销售冬奥会贵金属特许商品,其中满足一定条件,就有机会获赠冬奥官方吉祥物“冰墩墩”手办,更让中国银行收获了大批粉丝。

在银行联合体育跨界合作的过程中,银行难道只想蹭个热度,图个热闹?
显然不是。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,2022年世界杯受到较多关注,时下部分银行以世界杯为契机开展借势营销,推出系列产品营销推广活动,其中推出世界杯相关主题联名信用卡、开展相应营销活动都是典型的借势营销手段。
“获客不是银行最终的目的。获客、活客,还要留客,这共同构成银行业应当关注的课题,三个方面不可偏废。银行通过借势营销获客之后,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,在各种场景金融中与客户建立连接,以此激活客户,最后通过创新服务、提升用户体验让被激活的新客留下来,成为忠实客户。这是一个长期、循序渐进的过程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”董希淼表示。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